22.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仲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通行的商事争议解决机制,其作为商事纠纷尤其是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主要方式,在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对外经济交往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仲裁事业在专业化、国际化方面发展迅速,已成立了180多个仲裁委,仲裁服务遍及全国以及海外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运用仲裁化解商事纠纷。

郑州市仲裁委是郑州唯一具有独立裁决权的民商事仲裁机构,2023年,郑州市仲裁委共办理了约11243起案件,涉案标的额突破百亿元人民币,实现了案件量破万,标的额破百亿,收费额破亿的目标。但是,郑州市仲裁委也存在着基础设施条件差,仲裁秘书待遇较低、人力资源不足,仲裁业务覆盖面较窄等问题。
对此,九三学社郑州市委委员、郑州市政协委员王峥建议:
一、加强仲裁机构规范化建设。指导推动仲裁工作在机构改革、业务拓展、人才支撑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赋予仲裁委员会在人事、财务、薪酬制度等方面相应自主权。”建议郑州寻求省级层面支持,借鉴上海、深圳经验做法,由省人大制定出台有关仲裁制度化、法治化建设的地方性法规。
二、加强引导各类市场主体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加大力度拓宽仲裁服务领域及仲裁制度宣传推广,指导推动仲裁机构主动服务保障重大战略,指导与省、市级政府投资的政府项目、省市属大中型企业等行业领域对接,推动仲裁机构融入全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大局。
三、在智慧建设方面,建设专有云、公有云、移动专网、智慧仲裁系统等。建成信息基础设施全面覆盖的布局,通过智慧仲裁系统进行分案;发展电子卷宗的无纸化及智能辅助办案,仲裁过程中采用电子送达,电子档案单轨制归档,案件智能编目等;建立网上办案体系和庭审数据电子化常态化模式,采用在线庭审方式开展不便于线下庭审的案件,以便于当事人为优先;加大全流程智能系统的运用,确保仲裁实现“降成本不降质量、提效率不减权利”;可开发“类案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类案裁判结果的规则库体系,对于一些复杂性程度较高且当事人众多的案件,可以智能自动分析出与此相类似的案件信息,通过分析、比对,按照类案类判的思路,提取相类似案件的裁判规则和自由裁量标准。
四、在硬件建设方面,建议增加办公面积,扩展办公区域,满足基本的庭审需要。关于位置的选择,建议将仲裁委迁至商事发达区域,如郑州的金融岛,作为对标世界级的金融中心,该地区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重要支点,且该地区已累计入驻金融机构近5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个,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个,签约额超10亿元的项目不低于14个,如将位置迁至金融岛,更有利于仲裁委的发展。
五、建立健全仲裁秘书职业保障体系。提高仲裁秘书待遇,建立评价考核机制,以职业品德、业务能力、贡献为导向,并实行分级管理,畅通晋升渠道,树立仲裁秘书的职业形象,实行职级晋升制度及其对应的工作内容和报酬标准,激发仲裁秘书队伍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