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以街道办事处、社区为单位的志愿者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特别是没有形成日常性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者服务工作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对此,九三学社社员、市人大代表于红建议:

888.jpg

一、建立新型的社会动员机制,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的参与面、覆盖面,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一是建立志愿服务网站,加强志愿服务的宣传报道和信息沟通,促成志愿服务资源共享;二是充分运用电视、报刊、网络、短信、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为志愿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三是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增加有关志愿服务精神、理念、知识的内容,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推动在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实践,并将其作为学生德育考评标准之一。
二、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的管理机制。一是由党政有关部门牵头建立统筹协调体制,加强对志愿者的组织建设领导,形成志愿者注册、服务、评价的机制,整合全市志愿服务力量,统筹规划、指导全市的志愿服务工作;二是建立志愿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让服务需求者和提供者充分交流互动,让志愿服务更透明、更专业、更有针对性,要完善志愿者个人档案,明确个人志愿服务领域,进行分类管理,有效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各类志愿者参加服务活动,让服务对象得到有效帮助,提高志愿服务的精准度;三是大力加强市志愿者联合会的建设,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联合会在联系、吸纳、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上的作用。
三、加强社区的共建工作,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一是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做好教育、宣传、引导工作,把身心健康、热心服务、遵纪守法,具有一定优势特长的社区居民集聚到社区志愿者服务中来;二是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作室、服务站、咨询室等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三是规范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建立社区志愿者档案;四是号召党员、民主党派成员、辖区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国家公职人员等下沉社区,亮身份、做表率,参与基层治理和服务。
四、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一是资金保障:志愿者队伍的建设虽然是自愿的,但是在实际的志愿服务活动中,还是需要一定的资金。建议按照政府支持、社会赞助的思路,尽快制定有关志愿服务经费筹措、捐赠优惠、经费管理及运营的规定,增加资源保障,确保各项志愿活动有序开展;二是要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目前对志愿者的培训尚未常态化,通常是临阵磨枪,等有了项目才临时招募志愿者进行简单的培训。建议相关部门要大力组织志愿者开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危化品事故等各类应急演练,达到锻炼队伍、教育公众的目的。组织志愿者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实战和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志愿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让志愿服务行为更科学、更规范、更深入,尤其是要鼓励各领域有专业特长的人士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队伍更有力量;三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建议将优秀志愿者列入“文明市民”等个人荣誉表彰范围,将志愿者工作列入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集体荣誉的考核指标。把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招工、招干和晋升方面,将志愿服务的经历作为重要参考;四是要完善我国志愿者保险制度。要开发专门针对志愿者的保险险种,构建以商业保险为主体、社会保险为基础、政策保险为补充的志愿者保险险种体系,优化不同保险类别和险种之间的衔接机制,健全志愿者保险资金保障机制,加大政府财政保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