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郑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河南省人民会堂隆重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马懿,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伟,市政协主席黄保卫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九三学社郑州市委副主委黄万新代表社市委作《补齐基础设施发展短板 全力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的大会发言。


  黄万新在发言中指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站位全局赋予郑州的使命担当,是省委、省政府寄予郑州引领中原更加出彩的战略部署,是郑州孜孜以求、跨越提升的奋斗目标。当前,进入“万亿俱乐部”的郑州,正站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新起点、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城市基础设施的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也渐趋明显:

  一是基础设施总量不足。随着“三区一群”国家战略聚焦、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愈见成效、“智汇郑州”人才政策效应溢出等,我市基础设施总量不足问题突显。对标成都、武汉等国家中心城市,民生类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更加明显。比如:武汉机动车保有量近300万辆、停车位180多万个;成都机动车保有量接近452万辆、停车位135万个;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410万辆,而停车泊位仅有90余万个。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近年来,我市的公用事业投入逐年加大,2018年年供水4.39亿立方米,最高日供水突破145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新建改造配水管网102公里;新建改建供热管网71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6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以上;新建改造燃气管网130公里,新增用户20万户,销售气量1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建设成效显而易见,但相对于郑州的快速发展仍显不足。2018年,郑州市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大关,建成区面积扩展到830平方公里,历史上的“大郑县”已成为“国际郑”,新增基础实施服务能力与人口、区域扩大速度匹配度严重不够。

  三是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水平不高。2018年,我市经济实现标志性“三大突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风范进一步彰显,人民群众对城市品位、城市管理水平也有了更多期望,对基础实施的运营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展的问题必须要在发展中解决,因此,必须要紧扣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导向,尽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将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成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亮点: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对标成都等先进城市,抢抓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机遇,突出顶层设计、规划引领,重点加快构建以地铁、快速路网为主体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公共交通一体化,提高水、电、气、暖以及城市管网、排水防涝、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运营标准,推进城市正常运行、健康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纲要(2017—2035)》蓝图做好、项目做实、环境做优、质量做高。

  二是突出民生优先。对标西安等先进城市,以国家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以河长制工作、路长制等精细化管理为抓手,重点加快实施老旧基础设施改造等提质工程、贾鲁河改造等重点增水工程、拆墙透绿等增绿工程、商都历史文化区等增文化工程等民生工程,以绣花功夫、匠心精神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增强国家中心城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突出创新驱动。对标武汉等先进城市,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引领,以中原科创谷、智能传感谷等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国家(郑州)超算中心、浙大中原研究院等软硬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术等战略新产业、新经济的孵化培育,新产品、新技术在5G首批试点城市、智慧郑州建设中的示范应用,加快推进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龙头企业智能化改造,进而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