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郑州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对外发布,明确提出,到2025年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会展、教育、体育、医疗等一系列城市名片,打造独具郑州特色的国际消费城市。这是郑州市“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进一步畅通“双循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

建设国际消费城市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亦或是“全面开花”,而是要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来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补短板、拉长板,加大创新,寻求突破。对此,九三学社社员、市政协委员王玉珏提出以下建议:

7777.jpg

一要借助RCEP的大势,探索建设RCEP经贸合作示范区,鼓励离岸贸易等新业态在郑州落地生根,要探索建立免税购物和离境退税机制,满足消费者更多购物需求。

二要持续增强消费市场的主体活力,借鉴深圳等发达城市出台的疫情常态下的扶持政策,来稳经济、保增长。

三要深入推进首店经济、首发经济。适时发布《郑州市首店经济评价通则》系列标准,保障并提高首店经济的发展动力,吸引全球国际知名品牌来郑举办全球新品首发活动,让全球最新款、最新潮的产品和服务能在本地率先上市,供消费者选择,壮大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扩大城市影响力。

四要进一步发挥好消费在线上和线下的协同效应,努力让线上数据、流量反哺线下实体经济,共同促进消费升级。

五要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城市商业空间,重点打造一批集聚世界高端品牌、本土优质品牌和集购物、餐饮、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消费地标。

六要把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作为国际消费城市中心建设的“姊妹战略”,坚定文化自信,以“行走河南·文化中国”为主题,用好郑州独有的“山”“河”“祖”“国”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与消费的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