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第27个“4·23世界读书日”,九三学社郑州市委组织开展以“喜迎二十大,多党合作展风采”为主题的第五届读书活动,通过征集朗诵作品、书写阅读生活、开展线上朗诵会等形式,进一步深化政治传承,牢记合作初心,巩固思想共识,激励广大社员为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献计出力。
社员们积极参与活动,踊跃提交作品,现将部分作品展示!
优秀作品:
《让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作者:张改红 金水三支社
让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在这个充满书香的日子,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当日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带着总书记的希望,回顾自己几十年的阅读史,掩卷沉思、有感而发......
阅读是认知方式。欲知大道,必先读史。特别是对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历史从来都能担负起启蒙导师的作用,它教会懵懂无知的孩子们如何智慧、理性地看待世界,并赋予他们决定将来成就的气质与慧识。读历史,也是让孩子有智慧的好方法。什么是智慧,就是有自己的思想。历史最迷人的地方是什么,是真实发生过,学习历史,则可以把人类时期所有的结晶汲取到自己身上。当一个人在他记忆力最好的少年时代遇上书中那有血有肉、悲欢离合、恩怨情仇的跌宕历史,会帮助孩子能说善写,还对于他将来选择事业,说服他人、影响社会、影响世界都至关重要。
阅读是时代精神。对于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深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总书记童年时读《岳母刺字》,就把“精忠报国”视为一生追求的目标。一路走来,对于精神的追寻,始终涌动在习近平的胸怀中。《曾国藩家书》中有一语:“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这对个人而言是这样,对于一个时代来讲亦如此。关于阅读与人生,阅读与时代的关联,还可以从更多人那里找到答案。美国文学批评家布鲁姆不无温情地说起:“在我近七十二岁之时,我日益感到自己一生主要的成长经验始于七岁那年,当时我说服我的两个姐姐带我去公共图书馆……”从那时候到十五岁,他在图书馆里“获得了某种新生”。陈丹青回忆,他在28岁后开始阅读尼采、福柯、叔本华等“硬”读物。“是这几个人的书救了我,我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他们,我会有怎样的立场,这种立场不是政治立场哲学立场,而是怎样面对世界,面对自己的这条命。”博尔赫斯这样写道:“这自白既是我个人的,也具有普遍意义,因为一个人经历过的事情所有人都可以经历。”我在这里回忆自己的读书和生活经历,正是为了说明,阅读与个人命运及一个时代的精神联系。
阅读是文明之声。书是人类文明的果实,读书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开放的标尺。从199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希望藉此召唤人类“走向阅读社会”。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文字还没有出现的时代里,人们的交流多依靠口述、刻标记、结绳记事等。直至文字出现,阅读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与阅读文本传播有关的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技术等,使书籍印刷变得便捷,极大带动了文化的传播,中华文脉得以不断绵延。新千年之后,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再次带动了阅读领域的革命。电子阅读产品极大普及,从纸上阅读到“指上”阅读,读者选择更丰富自由,品位更个性化,体现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包容。过去,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没有朋友圈、没有眼花缭乱的娱乐,书店承载了很多人的阅读往事。如今,网购图书成为普遍选择,通过网络买到心仪的书越来越容易。数字化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读书早已不再局限于纸质书,阅读以更灵活多样的形态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但是,无论阅读的载体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对知识的渴求,是阅读带给我们的力量。世间最神奇的事莫过于阅读,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它永远是文明之声。
开卷有益、读书增智,一部阅读史,也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人精神文化的成长史。阅读,也许不会让你即时性地获得物质,却可让你深陷泥潭时仍能仰望星空,让你身处困顿时仍能坚守自省。